“我们永远走在第一线。”
走进课堂 走下田间
华师学子的盛夏青春
绽放在祖国乡村大地
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
为乡村发展蓄力赋能
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实践故事
今年,华师聚焦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,组建265支青年大学生“百千万工程”突击队,发动5316名师生赴新疆、贵州、江西,以及广东肇庆、茂名等省内20个地市开展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其中241支队伍与广东县域结对,50支队伍依托我校肇庆封开、茂名信宜工作站开展“双百行动”专项活动,76支特色项目队伍将攀登计划、“挑战杯”等项目转化为实践成果。
青年学生深入乡村田间地头,化身乡村科研工作者、乡村教师、乡村绘画师、乡村土特产推荐官等角色,为乡村发展注入青春动能,绽放盛夏青春。实践活动被人民日报、学习强国、中国教育报、中国青年报、南方日报、羊城晚报等主流媒体报道,影响力广泛。
丝路传声,童心逐梦
发挥专业特色
振兴乡村产业
他们将科技的力量
根植于蓝色国土
共筑海上牧场的坚实后盾
经过不懈努力,实践团取得了丰硕成果。与1家企业签订合作意向书,获得2家企业的产品测试反馈书以促进产品的技术迭代,调研报告荣获市级调研报告大赛优秀奖并获南方日报、广东学联、汕尾日报、汕尾共青团等多家单位报道。未来,团队将继续学习先进技术、改良产品,助力打造汕尾高质量“蓝色粮仓”,推动海洋牧场实现智能化发展,为海洋产业发展注入青春力量。
保护传统文化
他们扎根平海
以坚韧毅力面对挑战
用初心坚守非遗之光
浪涌潮歌,海韵渔舞
华南师大“海韵渔舞”实践团与惠东县平海镇人民政府结对,聚焦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与传承,从非遗数字化主题调研、文创及IP设计、课堂宣讲策划和新媒体运营等四个方面着力,采取多途径服务当地非遗产业化发展。
实践活动刚开始,队员就面临困难局面。当地“渔歌”文化传承艺术团因临时有工作,无法与队员进行现场交流。但队员们积极寻找解决方法,在当地政府支持下,收录文化站有关渔歌文化的书籍资料以及影、音频材料。
正是在队员们这种坚韧的毅力和永不言弃的精神鼓舞下,实践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——完成总字数超6万字的15份调研材料,1篇有关数字生态下惠东平海镇非遗数字化保护研究的调研报告;制作1支非遗宣传视频,创建2个新媒体账号并发布14篇原创内容,累计浏览量达2.5万次;结合当地文化资源设计了凤舞、渔歌、舞鲤鱼的非遗IP形象和23件特色文创产品......
回忆此次实践过程,实践团负责人李林颖说:“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。”未来,队员们将保持初心,继续在非遗文化传承领域努力,让中华优秀文化焕发光彩。
关怀老年群体
践行社会责任
为破解乡村老年群体困境
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案
提升老年群体的生活福祉
扶摇可接,桑榆非晚
华南师大“桑榆非晚”实践团依托国家级项目,与地方携手共绘乡村振兴蓝图,足迹遍布七市、十一区县、百余村落。团队心系困难家庭,走访超三百户人家,以多元化帮扶活动响应老年群体的多样化需求。
在了解到韶关乳源有着丰富的瑶绣资源后,团队结合当地养老形势,向当地政府提出了依托瑶绣资源开办老年人夜校培训班的实践方案。在培训班中,老人们围坐一起学习瑶绣,在习得新技艺的同时感受彼此之间的陪伴感,有助于缓解老年孤独情绪。老人们织出的瑶绣由县政府统购统销,既可以增加乡村老人收入,同时也能传承非遗文化,赋能乡村振兴。
一路走来,队员们也曾面临重重挑战。粤东西北山区地幅大、村落多、方言杂,且老年人居住分散,与老年人进行沟通与深入调研时常面临困难。但队员们深知,只有走进老人们的生活,才能发现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需求与期待。在村委协助下,队员们走进田间,耐心聆听,真挚交流,这为团队日后的服务奠定了基础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实践团的调研报告先后被韶关市委政研室、韶关市“百千万工程”指挥部、英德市委宣传部采纳,实践活动也被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。回顾实践历程,队员们坦言,不仅收获了乡村治理的宝贵经验与丰富成果,更被与老人相处的每一刻所温暖,萌生了扎根基层、奉献社会的炽热情怀。正如负责人王昊哲所说:“我们一次次的整装出发,一步步的不停追寻,只为永远走在为民服务的第一线。”
跨越传统界限
创新服务模式
守护乡村儿童身心健康
书写实践新篇
心灯璀璨,点亮涯乡
在茂名信宜与汕尾城区两地,华南师大“点亮涯乡”实践团创新服务模式,将“支教助学”“直播助农”“墙绘助校”三者相结合展开调研,获得华南师范大学校级重点立项团队等多项支持。活动中,实践团突破传统支教模式下的弊端,结合当地竹编的非遗特色,打造探索类课程,带领学生们走进了竹编的世界,引导他们用竹头制作竹节人,一个个可爱的竹节小人在孩子们的巧手中诞生。
同时,实践团以“认知识挫、行动抗挫、互动研挫”的韧性教育为基点,实地走访了2村共9户家庭,对45名学生和家长展开了深度访谈,并开展了为期16天共24节课程,收获到来自学生、家长和社区的良好反馈。实践团成员在调研过程中看到了更为真实的乡村教育面貌,乡村孩童对学习成长的渴望,深深触动着实践团的每一个人。
“我们结合地方资源,开发出既有趣实用又贴近乡村孩子们生活的课程,这能让支教助学课程更具有普适性和可复制性。”实践团负责人罗永勤分享道。除了“支教助学”,实践团还在“校园墙绘”“直播助农”两个服务活动中,用绚烂画笔描绘出“信宜特色”、用趣味直播搭建起农产品销售的新渠道......这些实际行动,也正在助力着乡村的“造血”功能。
实践落幕 满载而归
心中热忱永不熄灭
华师学子将砥砺求索
为社会发展添砖加瓦
齐心描绘乡村振兴宏伟蓝图
小晚已开放投稿通道
期待大家的踊跃投稿
请在后台回复“投稿”获取地址
2024年11月书画等级考试(CCPT)已开始报名。报名时间为9月13日9:00-10月14日16:00,报名者不受年龄、职业、学历、国籍等限制,该考试已在华南师范大学(石牌校园)设置考点。点击《2024年11月书画等级考试(CCPT)报名提醒》,了解更多考试资讯。
点击下方小程序
执行编辑丨徐悦 贺雨涵
责任编辑丨卢嘉裕 吴建国 陈婧
初审丨沈蔚瑜
标星晚安华师
可以第一时间
了解华师最新资讯校历丨PPT丨招生丨水电费丨网费 | 投稿